柔風拂面,溫暖親和。三月,這個最好的季節,我們再次來到三亞。
之前,建強偉業和建強八方的領導班子就開始商議,在海南繼續搞點事情。經過數月的調研與商討,我們擬定了諸多計劃與方案,首當其沖,決定開啟一場小規模的專業座談會,深化前進思路。
就這樣,選址“國家海岸”——海棠灣,3月20日,公司領導和農業、農科專家等一行10人,在三亞珠江南田溫泉度假區,開啟了由建強偉業主辦的【第一屆海南現代農業科技服務論壇】,主題是圍繞“海南自貿港的現代農業和農業科學的發展與融合”進行探討。
三亞珠江南田溫泉度假區
本次論壇,我們邀請到了原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、曾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/TTF項目專家的陸慶光博士;原中外企業家雜志社副社長,香港文匯報總編輯助理兼分社社長吳秀民先生;在海南深耕農業八年之久的創業者宋巖先生;以及黑龍江農科院的多位老師和三亞供銷社的多位領導出席論壇(可惜由于疫情關系,后兩者未能到場)。
如火如荼的進行中……
會議一開始,由建強偉業(北京)總公司CEO高建先生致辭。他對所有參會嘉賓以及支持本次論壇的朋友們表示熱烈歡迎,畢竟特殊時期相聚不易。
高建先生指出,根據國家統計局在今年1月份發布的2021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(R&D)經費投入為27864億元,比上年增長14.2%。而海南自貿港的定位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,在未來也必將是科研,尤其是農業和海洋領域的“重鎮”。
建強偉業早在三年前就開始布局海南,成立了海南建強八方科技有限公司(控股子公司),在三亞、海口、崖州等地展開業務與合作,積累了一定的資源和經驗。這次又能得到陸慶光和吳秀民兩位老師的引領,以及宋巖先生的大力支持,我們相信建強偉業在海南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,為當地的科研人員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項目,最終惠及海南全體人民。
隨后,陸慶光博士從40多年的從業經歷出發,為大家分析了現代農業的現狀和發展方向,談及以下多個方面(部分):2017年陸博士就曾提出過冷涼生態學的概念,他以論文《冷涼蔬菜產業助力鄉村振興》為例,細述了發展現代農業的進程。
海南本身的情況是熱資源豐富、土地資源稀缺,這樣的特異性更值得我們去開發和改良;相比現代農業,用“后現代農業”這個概念似乎更加準確。
陸老師關于后現代農業的發展,給出了“5個結合”的定義:1、與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相結合;2、充分挖掘農業多功能性;3、市場經濟相結合;4、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相結合;5、科技創新相結合;推動農產品“三品一標”:品質提升,品種培優,品牌打造,標準化生產。
接著,吳秀民老師就海南自由貿易島的政策解讀了“農業現代科技服務”的企業定位,剖析了如何在海南實現“立足,扎根,深耕”,實現現代農業發展。(以下為部分內容)
吳老師將“海南、自由、貿易、島”分開解讀——海南:地域的特異性為政策實施提供的契機;自由:東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;貿易:堅持原有業務生根立足,實現與國際經濟接軌;島:獨立的區域打造與世界平臺接軌的未來形態。
同時,建議成立一個名為“現代農業科學服務研究院”的組織,匯聚農業專家、農科專家、資深農業創業者、精英農業人才以及科研服務行業的力量,助力從農科到農業再到商業的轉化,提升轉化率,降低流程損耗。建強偉業在這當中,將起到至關重要的橋梁作用:農業科技服務需要用文化引領,讓輿論占領高點,體現集團價值。
在自由討論環節中,宋巖先生也表達了對兩位老師的感謝,他表示:兩位老師幫助我們站在學術、科技的角度上,更加專業、深入的解讀政策。多次交流,也使得我們這些農業實干家與農科進行融合,對于農業科研服務的結合和發展,更有方向感,并充滿信心。
另外,建強偉業COO黃冠星先生對公司以及項目本身,也做了介紹,同時展開了我司對未來規劃和方案實施上的講解。
最后總結一下,在本次論壇中,建強偉業獲得了很多寶貴的建議,明確了下一步的方向,包括:陸慶光博士的3個方案建議,標注示范樣本田、聯系鄉村振興發展、始終圍繞科研服務;吳秀民老師的3個原則參考,目的利益、產品市場具體化、品質提升。高建先生的3個項目總結,項目整體認可度不謀而合,未來將細化具體實施方案,整合資源并開拓產品銷售渠道。
勠力同心,共創輝煌
三月春歌,清風徐來,三亞此行,完滿暫別。十余年來,建強偉業在科研之路上始終腳踏實地、未忘初心。我們恪守科學之心,從生物、化學、醫藥行業出發,如今又繼續向著農業科研領域整裝前行。
新思路、新理念,新方向、新未來!We Together,Be Stronger!
建強偉業伴您輕松科研!
下一篇: 春季清超賽落幕,土衛六再接再厲